新闻中心

企业动态

当前位置 > 新闻中心> 企业动态>
天岳先进全面进军12英寸新时代,并提前布局光波导
2025-04-03   阅读量:324

20253月,Semicon China于上海盛大开幕,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目光聚焦于这场国际顶尖展会。在这场汇聚半导体行业1300余家企业的科技盛会上,天岳先进携全系列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震撼登场,包括12英寸高纯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、12英寸导电P型及12英寸导电N型碳化硅衬底,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。其中,12英寸碳化硅光学片更是成为展会焦点,不仅展示了天岳先进的技术实力,也为AR虚拟显示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。





技术引领:全系12英寸产品矩阵,全面迈入大尺寸时代


作为全球碳化硅衬底技术的革新者,天岳先进继 2024  11 月慕尼黑 Semicon Europe 全球首发 12 英寸导电型衬底之后,再度以12英寸全产品矩阵震撼行业 

12英寸产品,在产品面积上较8英寸持续扩大,单片晶圆芯片产出量跃升2.5倍,尺寸扩大有效降低单位成本,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这场技术盛宴不仅宣告碳化硅行业正式迈入 "12英寸时代",更标志着天岳先进已稳固掌握晶体生长、缺陷控制、加工检测及部件自制等的全技术链条突破,也预示着2025年将是大尺寸技术突破元年。

碳化硅产品的技术裂变也将助力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、智能电网、5G基站等多种高压应用场景,催生AR眼镜、卫星通信及低空经济等多重新兴领域蓬勃发展,助力万物互联时代的算力革命。


碳化硅助力AR眼镜技术升级


Meta最近在一个学术会议上重点探讨了碳化硅材料,100万副眼镜需要30万片8英寸碳化硅晶圆。

AR眼镜领域,碳化硅材料正逐渐成为核心技术路径。2024年,Meta率先在AR眼镜中导入了基于碳化硅的光波导镜片,这一突破不仅推动了AR眼镜光波导镜片的技术升级,也为碳化硅衬底开辟了新的增量赛道。2025年,碳化硅在AR眼镜领域的合作与应用依旧持续升温。

传统AR眼镜的光学模组普遍采用高折射率玻璃或树脂材料,但这些材料在用户体验上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。高折射玻璃虽然能实现较高的光学性能,但其密度大、镜片厚重,长时间使用舒适感低。而树脂材料虽在轻量化上有所突破,却存在遇热易变形、长期使用后镜片发黄老化等问题,严重影响用户体验。碳化硅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特性,轻松解决了这些痛点。


新质材料:碳化硅光学片的优势


天岳先进的12英寸碳化硅光学片在本次展会上备受关注,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

轻质而美观

碳化硅材料密度仅为玻璃的1/3,无色透明,硬度高,不易变形,也不会氧化变色。

VR头戴设备中,更大的视场(FOV)能实现更远、更大的视觉效果。碳化硅的高折射率(2.6)使其在相同镜片面积下能承载更大画面,提升视觉体验。

碳化硅实现了将红、绿、蓝三通道颜色组合成单片波导,大大改善眼镜的尺寸和重量。

散热快,不变形

碳化硅的导热能力是玻璃的400多倍,镜片本身就是理想的散热器,能够承受长时间使用下的发热和变形。

碳化硅硬度高,远超玻璃或树脂材质,使用中更加耐磨耐用。

成本大降,碳化硅不再遥不可及

天岳先进量产技术突破,以及稳定的大尺寸扩径技术,正在将12英寸晶片推向产业化。据测算,100万副眼镜需要30万片8英寸碳化硅晶圆,而12英寸的利用率将更高,晶圆无效区域可进一步压缩,有效提升SiC镜片的出片率,从而显著降低单位成本。

天岳先进的大尺寸晶片利用及稳定产能,可以持续为AR镜片的降本提供助力。镜片占据眼镜整体成本的较高比例,随着12英寸产品的日趋成熟,它的高效利用和单位成本下降将为AR的商业化加速赋能。


提前布局光波导,掌握核心技术


天岳先进在半绝缘衬底领域深耕多年,拥有原料提纯,12英寸长晶等核心技术,起步就处在领先位置。在大尺寸扩径技术方面创新突破,位于世界前列。随着国际高端AR设备的推出,以及国内品牌的先锋探索,AR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。天岳先进的定制化12英寸半绝缘碳化硅光学片,不仅推动了碳化硅材料在光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,也为AR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更高性能、更具性价比的核心材料,加快AR眼镜在消费者场景中广泛普及——工作、追剧、导航、交流,超大显示透明大屏可以随时调用,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,使用轻便。


天岳先进以12英寸碳化硅新质材料,赋能未来智能生活。


© 2021 Copyright SICC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鲁ICP备11002960号-1
Top